重温《潜伏》才发现,李涯给余则成设的这个局既是阳谋又是阴谋
重温《潜伏》才发现,李涯给余则成设的这个局既是阳谋又是阴谋
重温《潜伏》才发现,李涯给余则成设的这个局既是阳谋又是阴谋
余则成逃去台湾后,疯了似的问翠萍的消息,得到的却是一句“找到又能怎样?你们不可能在一起了”;转头组织就送来了晚秋,还明确要求“必须真结婚”。
三刷《潜伏》大结局才懂余则成这辈子都不会爱上晚秋,真的太悲哀
谁看《潜伏》没为马奎的结局唏嘘过?一句“雪山千古冷,独照峨眉峰”,不仅坐实了他“共党间谍”的冤名,更成了他的催命符。但细扒才发现,这位天津站行动队长的死,根本不是简单的剧情杀,而是多方势力联手绞杀的必然——在军统这个“体制狼人杀”里,他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被淘汰的
把《潜伏》再看一遍,余则成到了台湾,和晚秋成为了夫妻,继续着地下党的工作。作为一名中共地下党,他已经完成了任务,却主动选择去台湾继续奋斗,为了祖国的统一努力着。不想,遇到1950年的叛徒背叛,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。
孙红雷靠余则成一角打翻了观众对他的固有印象;姚晨靠着翠平一角咖位直升。
潜伏这部剧在国产的谍战剧中差不多算是公认的巅峰之作了,而作为谍战剧的主角,余则成的身份是我党策反,潜伏在军统天津站内部的中高层。而天津站作为军统的甲种大站,无论是站长吴敬中还是跟余则成同为中高层的陆桥山、马奎、李涯全部都是经验丰富的军统特务,可以说无论是要对付
首先,咱得把场景和人物关系捋清楚。马奎,天津站前行动队队长,是个自以为是的莽夫。他觉得自己特聪明,暗中调查站长吴敬中的“副业”(贪污),还怀疑余则成和左蓝,甚至怀疑站长是“峨眉峰”。
十五年过去了,再翻出《潜伏》来看看,细思极恐——原来剧里第一个真正摸清余则成底细的人,并不是我们大家都以为的晚秋,也不是那个神鬼莫测的谢若林,反而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吴敬中。有人要问了,这老吴不就是天津站站长嘛,他怎么会察觉余则成不对劲?而他明明心里有数,又为何
怎么讲呢?这位来自太行山的女游击队长,初到天津时活脱脱就是个“土味炸弹”,抽烟袋、不会用马桶、把牛排当“牛骨头”,开口就是“耍老娘找死啊”,吓得余则成差点当场辞职。
有的死得轻于鸿毛,比如马奎,死后还被安上个“峨眉峰”的帽子,连墓碑都不敢立;有的死得重于泰山,比如左蓝,一曲《为人民服务》的延安歌声中,她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场戏。
最近,《潜伏》火了。“翠萍”漏洞百出,为什么从来没被怀疑过?因为,全是破绽,等于没破绽。
王翠萍一个”冒名顶替”的于太太,大字不识一个,土到掉渣的人,来天津站的龙潭虎穴,体现了选中翠萍的人,是个谍战高手中的高高手。虽然剧情交代翠萍确实不是最佳人选,但那只是余则成和店掌柜最初对翠萍的看法。也是对以后翠萍成长的铺垫,毕竟一个和鬼子面对面硬钢的游击队队长
这事儿根本不是晚秋好不好、优不优秀的问题,而是余则成和晚秋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,他们的“操作系统”完全不兼容。
《潜伏》里,余则成本来只是军统里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勤,连戴笠都没有见过,但却被吴敬中点名要去了天津站。
在抓叛徒袁佩林的时候,余则成立下大功,组织在广播中点名表扬“深海”的贡献,翠平为余则成感到高兴,余则成则和翠平说:“那个代号不是我一个人的,是两个人的……是你和我两个人的。”
剧中是这样的,余则成受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指派,用假记者身份策反左蓝,两人正在谈话中,左蓝接到马奎老婆的电话,其实这个电话是吴敬中安排的,左蓝并未答应与马奎老婆见面,但余则成走后,左蓝觉得这个电话有诈,为了保护余则成,又打电话给马奎老婆,要求与其见面。按照正常情况
但李涯可不像马奎好对付,要不是吴敬中为调查左蓝和余则成偷偷启用了他,还没按规定烧掉密电,“佛龛”是否会暴露还未可知。李涯能在延安潜伏多年,足见他的智计无双。
但前段时间看了《风筝》之后,我才看见了原来一名潜伏人员除了面对敌方的危险,还要背负更沉重的东西。
特工与特务并非贬义词,他们不过是一群投身于特殊且危险职业的人。特务连更是绝大多数正规部队都有的编制单位,特务连的战士无论走到何处都会受到格外的重视,就像那批常常被俘、明显不太聪明的“红细胞”。